曹军中弥漫着“恐袁症”。这可不是好兆头。曹操现在最需要的是做两件事:一是要让大家认识到袁绍是只纸老虎的英明论断;二是要来个首战必胜,初战立威。
前件事,曹操早几个月就在做了,去年八月曹操初抵黎阳拒袁军时,将领们就提出过能否战胜袁绍的疑问,曹操详细地介绍了袁绍的为人与本领:“吾知绍之为人,志大而智小,色厉而胆薄,忌克而少威,兵多而分画不明,将骄而政令不一,土地虽广,粮食虽丰,适足以为吾奉也。”(《三国志?;魏书?;武帝纪》)
白话大意:我最了解袁绍这哥们儿,这个人心比天高,智力却低下;表面威风无以复加,内心却胆小如鼠;多疑善忌,缺乏威信。军队虽多,部署混乱。手下将领骄傲蛮横,视政令军令为无物,各将自行其是。土地虽广,粮食虽多,不过是为我们储备的军粮,现在就差接收这道手续了。
武人们大多都实在,太祖只要说一声:曙光就在前面!将领们马上便觉热血沸腾,恨不得立马驰骋疆场!
文人就心细得多了,孔融就不无忧虑地对荀彧说:“袁绍兵强,四州地广;有田丰、许攸才智之士为之谋;审配、逢纪尽忠之臣劳其事;颜良、文丑,勇冠三军,统其兵众,欲克怎易?”
荀彧回答:“绍兵虽多而法不整。田丰刚而犯上,许攸贪而不治。审配专而无谋,逢纪果而自用,此二人留知后事,若攸家犯其法,必不能纵也,不纵,攸必为变。颜良、文丑,一夫之勇耳,可一战而擒也。”(《魏书?;荀彧传》)
这里荀彧回答的有理有据,不过中间那句“若攸家犯其法,必不能纵也,不纵,攸必为变。”——未免太过于神奇了,这肯定是作史者陈寿自己给加上的,把一个人吹乎得过于神也就假了,御用文人们说谎也就这点水平,这是把读史的后人都当成了和他们一样的傻瓜之缘故。
将士们的心理问题表面上算是解决了,要从根上除掉“恐袁症”的顽疾,却需要做到后一件事:首战必胜!
这可并非易事,前方军报:袁绍的大将颜良,已率部渡过黄河,正在围攻白马津,东郡太守刘延正苦守待援。
将领们心中暗怯,据说是因为袁军中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颜良、文丑。
其实,对付袁绍军中勇将,曹操早就做好了打算。身边的几个非嫡系将领:刘备的原大将关羽、吕布的原勇将张辽,在战场上的勇猛名声并不亚于颜良、文丑。
让他们勇将对勇将,对决的结果肯定错不了,尤其是关羽,据说他的故主刘备已投奔了袁绍,此战关羽若能建功,那刘备在袁营的日子过得还能舒服么?关羽手上只要沾上了刘备战友的鲜血,那他也就只能死心塌地地跟着我曹操干下去了,派他打头阵,一刀劈两家!
曹操决定派关羽为主将,张辽为副将北上援救刘延,对付那万人敌颜良。
现在只有一种担心了,二人所部仅五千步兵,去攻击一万多步骑的颜良,实在难有胜算。
关羽早就期待着一个立功报答曹操的机会,也从心里没看得起那个什么大将颜良,领军便要出击白马。
荀攸说话了:“我兵力太少,恐难以取胜,必须将敌之攻势分散才可。主公可先停军于延津渡口,做出北渡黄河之佯势。袁绍得此消息,必然以为我欲抄其后路,定会分兵向西阻截。此时主公再以轻骑急袭白马,乘其不备,颜良当掌握之中。”
曹操接受了荀攸之计。
袁绍得到曹操欲在延津渡口北上之敌情,果然派军向西邀击。而曹操却率关羽、张辽等将士转军直扑白马,轻骑昼夜不停,直欲袭击颜良一个猝不及防。
但还是功亏一篑:围攻白马的并非只有颜良所部,郭图为军师的淳于琼部也到了白马,及至曹操到了距白马十余里,围白马的颜良已经得到消息,大惊之余,却未恐慌,淳于琼部继续围城,颜良亲提所部主力迎战来了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晋文侯(公元前805年―公元前746年),姬姓,名仇,晋穆侯之子,曲沃桓叔之详情
固伦和孝,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名字是否熟悉。看过少年大钦差的朋友应该是较为熟悉详情
爱新觉罗·良弼(1877年—1912年年1月29日),字赉臣,满洲镶黄旗人,详情
虽然满清政府软弱无能,遭到了列强的欺凌,但在那个闭关锁国还沉浸在天朝大国梦的详情
我们都知道一个关于清朝的老笑话:1793年,英国使臣马嘎尔尼来到清朝,可是他详情
公元1912年1月26日的晚上,同盟会京津保支部的杀手彭家珍来到了北京光明殿详情
高攀龙(1562年 - 1626年),字存之,又字云从,江苏无锡人,世称详情
主要成就 东林领袖 高攀龙是东林学派的精神领袖之一,与顾宪成兄弟创建了东详情
后世纪念 高攀龙墓 高攀龙墓几经迁葬。最初由于党祸而人心畏惧,高攀龙遗体详情
李先念同志是我十分敬重的一位革命老前辈。上个世纪50年代前期,先念同志任中共详情
张居正改革失败以后,明王朝以更大的惯性向下坠落。此时,皇帝不理朝政,权力落入详情
二战中,同盟国家中除了苏联和美国,接下来最强大的国家应该就是法国和英国了,法详情
俗话说的好,君子报仇十年不晚,这句话是我们中国古人对于报仇这件事的一种说法,详情
其实建文帝失败的理由就一个:不是一般的蠢。先说说当年的形势,燕王起兵不过数万详情
小时候看《三国演义》映像最深刻的无非是关羽、刘备、诸葛亮等,提到曹操的感觉就详情
中国有句俗话叫做"有钱能使鬼推磨",其实不管是古代还是现详情
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枭雄之一,手下文成武将无数,有些是从创业之初就跟随他的,有详情
中国古代娱乐城网站上,许多君王都喜欢杀功臣,当然严格来说并不是说他们喜欢杀,有时是详情
清华简《系年》第二章:“曾人乃降西戎,以攻幽王,幽王及伯盘乃滅,周乃亡。邦君详情
要说晋国的真正腾飞,不是在晋献侯时期,也不是在晋穆侯时期,而是在晋文侯时期。详情
晋定公时期国内动荡,卿大夫家族处于混战之际,韩赵魏和荀氏家族之间打来打去,数详情
晋定公时期国内动荡,卿大夫家族处于混战之际,韩赵魏和荀氏家族之间打来打去,数详情
谈及林则徐的虎门销烟,想必大家都这么认为,即:鸦片之毒,让林则徐忧心忡忡,于详情
随着清朝政府闭关锁国,欧洲国家却完成了工业革命。船舶技术的进步,让海上运输变详情
在清朝政府内部,对鸦片贸易有三种不同的态度:禁烟、弛禁、反禁烟。首席军机大臣详情
井冈山革命根据地,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、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详情
井冈山,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,介于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、遂川、永新四县之交详情
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,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,中国革命进入低潮。八七会议后,详情
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1927年10月创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详情
八路军第359旅,是抗日战争中大名鼎鼎的一支部队!这支部队来源于南方,其前身详情
1946年6月26日,发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的中原突围,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详情
其实,包括华中在内的各解放区都明白,国军围攻中原解放区的枪声就是全面内战的序详情
1946年6月,蒋介石大举进攻我中原解放区,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中原军区要“立详情
上下五千年的娱乐城网站错综复杂,很多史诗都鲜为人知,但是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详情
公元824年,长安城,残阳如血,长街清冷。 昏睡了一下午的苏玄明打了一个呵详情
这一年,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去西狩打猎。 不料,在行进途中,御前侍卫竟然把详情
康有为1858年生,字广厦,号长素,广东南海人。1888年10月,鉴于民族危详情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。在详情
慈禧太后最喜欢的太监是谁?连不懂娱乐城网站的都能回答上来:李莲英。 错。 还有详情
太监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下的一个畸形产物,这一制度伴随着我国古代娱乐城网站延续了几千详情
隋唐时期,是一个王朝的更替,也是一个王朝的走向巅峰的过程其中以隋炀帝杨广和唐详情
清朝入关后,为了更好巩固统治,对汉文化的学习是越来越重视。 比如说康熙,他详情
众所周知,只要提起明朝,就会想起朱元璋,此人的一生很有传奇色彩的。朱元璋膝下详情
鲛人 鲛人,又名泉客。这个名字大家应该最熟悉了,鲛人与西方神话中的美人鱼很详情
《黄帝内经》分《灵枢》、《素问》两部分,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,传统医学四大经详情
世界四大文明古国,像古印度、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化传承已经断绝了,只有古中国详情
三坟五典,是指中国最古老的书籍。三坟五典一词最早见于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,楚详情
《竹书纪年》对史学界的震撼,在于它所纪录的史料与《史记》所描述的不单只内容不详情
根据《晋书·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·束皙》记载,在晋武帝太康二年,名叫不准的汲详情
《竹书纪年》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。于西晋详情
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,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。19详情
我们说男女交欢,常委婉形容为一翻“巫山云雨”,这正是从楚怀王梦神女的一段欢好详情
现在拍的古装影视剧中,凡有一官半职者,上至宰相公卿,下至胥吏衙役,一律呼为“详情
现代生活中,各种车辆南来北往,川流不息,然而车辆虽多,却能秩序井然,这中间除详情
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,位于华北平原北部,背靠燕山,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。娱乐城网站非常详情
中国是诗的国度 既有李白这样潇洒飘逸的“诗仙” 又有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“详情
尤侗(1618年-1704年)明末清初著名诗人、戏曲家,曾被顺治誉为“真才子详情
《西堂全集》,清代大文学家、诗人尤侗所著,共六十七卷,现存最早刊本是康熙年间详情
尤侗(1618—1704),清初文学家,字同人,晚年自称西堂老人。南宋著名诗详情
孙星衍(1753年~1818年) 清著名藏书家、目录学家、书法家、经学家详情
这是清代孙星衍著有的诗作,题名是《玉兰》。是一首介绍说明性的诗歌。 《玉兰详情
倪元璐(1593年-1644年),字汝玉,一作玉汝,号鸿宝,浙江上虞(今绍兴详情
书法渊源 在学书的道路上,倪元璐最得王右军、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,以详情
文谏 时柄国者悉忠贤遗党,疏入,以论奏不当责之。于是维垣复疏驳元璐。元璐再详情
万斯同(1638年3月9日—1702年5月4日),清初著名史学家。字季野,号详情
黄式三(1789~1862),字薇香,号儆居,定海厅紫微乡(今舟山市定海区)详情